台灣的地處亞熱帶,算是相當適合爬蟲類的生存,陸妻蛇類大概有40多種,其中有毒的種類約佔30%以上,高於世界平均值的20%。在日治時代,台灣甚至成為日本研究蛇毒的主要地區。以下列舉台灣常見的六大毒蛇:
(1)
百步蛇(Deinagkistrodon acutus):又稱五步蛇,身體兩側各有一列倒三角形具黑邊的深棕色斑。雖然在六大毒蛇中毒性較弱,但是咬人時會釋放大量毒液,所以致死率高居第一名。日夜均會活動,以齧齒類、鳥類為主要食物,受到侵擾時立即將頭部仰起呈警戒姿態,但不隨意攻擊。分布於海拔13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山區,以南部及東部較常發現,棲息於闊葉林、竹林與少干擾的溪谷等環境。
(2)
雨傘節(Bungarus multicinctus):又稱百節蛇,黑白相間之橫帶,黑寬白窄。若以等量的毒液相比,雨傘節毒液的毒性是台灣陸生毒蛇中最強的。主要在夜間活動,卵生,以魚類、爬蟲類動物、小型哺乳類為食。性情極為溫和,除非受傷或遭到極為嚴重的威脅與干擾,否則很少主動攻擊人。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地區,常出現於鄰近水域之開墾環境,如水田、溪流或水塘邊。
(3)
龜殼花(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):體背中央有一行具黑邊的深色斑紋,上下相連且向左右彎曲呈波浪狀。主要於夜間活動,卵生,以齧齒類、鳥類為主要食物。部分個體具較強的攻擊性,遇晃動之光影便立刻攻擊,是唯一會主動攻擊人類的毒蛇。
(4)
鎖鏈蛇(Vipera russellii):又稱鎖蛇或七步紅,體背有三條具白邊的黑棕色橢圓形斑紋縱列,彼此相間成鍊狀。毒性為混合性,若被其咬傷,會產生出血性及神經性的中毒症狀。棲息於開墾或河川邊的礫石地。主要在夜間活動,成蛇以蛙類、蜥蜴、蛇、鳥、小型哺乳類為主要食物,胎生。
(5)
眼鏡蛇(Naja atra):又稱飯匙倩,背面具有黑點之白色帶狀斑紋,形如眼鏡。遇到敵人時,頸部或擴展,且有噴氣聲,平時很少主動攻擊人,受干擾時多半選擇逃跑。主要在日間活動,卵生,以齧齒類、蛙類為主要食物。普遍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地區,喜好較為乾旱的農墾地、果園、雜草與灌叢混生的山坡地等環境。
(6)
赤尾青竹絲(Trimeresurus stejnegeri):頭部呈三角形,鱗片甚小,體部及尾部背皆深綠色,尾端為磚紅色。多於夜間活動,卵胎生。分布在臺灣全島和蘭嶼中低海拔地區,是台灣分布最廣的毒蛇,數量最多且是傷人比例最高的一種,但致死率低。
上述毒蛇資料中,部分種類的受精卵可由母體獲得養分,故爬蟲類學者將其視為胎生而非卵胎生。
以上六大毒蛇依毒性特性可分為三大類:
(一)出血性毒:百步蛇、赤尾青竹絲、龜殼花。
(二)神經性毒:眼鏡蛇、雨傘節。
(三)出血及神經性毒:鎖鏈蛇。
出血性毒可造成咬傷處局部腫脹、瘀血、疼痛,若未經治療,腫脹會迅速由咬傷處向上擴展,形成水泡、肌肉壞死,各器官出血、血壓下降、休克及昏迷。其中以百步蛇為體型最大的毒蛇,毒液量較多,致死率也最高,但目前因數量稀少,已被列為保育類動物。赤尾青竹絲分布廣,數量最多,咬傷率最高,但致死率低。龜殼花的咬傷率則僅次於赤尾青竹絲,致死率也不高。
神經性毒作用於運動神經與肌肉接合,造成肌肉麻痺複視、眼瞼下垂、無力、瞳孔放大、噁心、嘔吐、呼吸麻痺及昏迷,不似出血性毒局部腫脹會擴散,較少疼痛。其中雨傘節具有神經毒及心臟毒,致命率較高。另外鎖鏈蛇相當少見,為合併出血及神經性毒蛇,毒性不亞於百步蛇。
參考資料:
特有生物保育中心
台東基督教醫院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